08 . 24 , 2022
簡介:隨著新型化療藥物、靶向藥物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出現,晚期膀胱癌的系統治療可供選擇藥物顯著增多,且越來越多的患者有機會參加相關新藥的臨床研究。本期泌言針對晚期尿路上皮癌最新的國內外指南的系統治療篇做了摘要梳理,文末可直接下載指南原文!
一、膀胱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
01
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膀胱尿路上皮癌者的一線治療
以鉑類為基礎的聯合化療方案是轉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標準治療方案。根據順鉑耐受程度不同分為以下2類(表12)
注釋:ddMVAC: 劑量密集甲氨蝶呤+長春新堿+多柔比星+順鉑;G-CS: 吉西他濱+順鉑; PCG:紫杉醇+順鉑+吉西他濱; PD-L1:程序性死亡配體1
02
轉移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二線治療方案
與傳統的化療方案相比,目前研究顯示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PD-L1單抗)為主的免疫治療能顯著提高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二線治療的有效率。推薦所有轉移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積極參加新藥的臨床試驗研究,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患者優先考慮的二線治療方案(表13、表14)。
03
轉移性膀胱癌的三線治療方案
? 晚期膀胱癌的三線治療患者均推薦積極參加相關新藥的臨床研究。
? 既往未進行免疫治療的患者,優先推薦行 PD-1/PD-L1 單抗的免疫治療。
? 存在 FGFR2/3 基因變異的免疫治療失敗患者,可選擇厄達替尼治療,其客觀有效率達59%。
抗體偶聯藥物 Enfortumab Vedotin(EV)由腫瘤表面分子Nectin-4 的單克隆抗體與微管破壞劑 MMAE 構成。
二、NCCN膀胱癌臨床實踐指南v2022.1版
注釋:Sacituzumab govitecan(戈沙妥珠單抗):FDA批準適用于既往接受過含鉑化療及免疫療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成人患者。
三、轉移性尿路上皮癌EAU指南2021年動態更新
01
轉移性尿路上皮癌的管理流程圖
注釋:轉移性尿路上皮癌的處理流程圖。高度鼓勵在臨床試驗中進行治療。CR=完全緩解; DDMVAC =劑量密集的甲氨蝶呤、長春新堿、多柔比星、順鉑; 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GFR=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GFR=腎小球濾過率;IO=免疫治療;PD=疾病進展;PD-L1=程序性死亡配體1;PR=部分緩解;PS=體能狀態;SD=疾病穩定。
指南下載:
2、The 2021 Updated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Guidelines on Metastatic Urothelial Carcinoma.pdf
說明:本次翻譯如有錯誤,請至公眾號平臺留言,敬請批評指正,屆時我們將于下期進行更正聲明。
copyright?2018無錫市申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